首页  设计师家园  设计选材  业主通道  设计图库  设计资讯  招聘求职 查看更多专题  登陆注册

2012这一年,来自古老东方的中国人一举拿到了享誉世界的两大国际奖项,诺贝尔文学奖与普利兹克建筑奖,中国文化力量的崛起昭然若揭,而中国的设计师在国际上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很多设计师已经开始加入到国际室内设计的规则中,与此同时,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当下的“设计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这几年我们看到有很多设计师不断地在创作实践中努力去完善这样一个体系,希望通过一个区域地联动,带动整个“中国当代设计体系”的建立。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讨论中国如何建立当代设计的体系,并最大可能的在文化传承上相关联;以及更多人如何参与到“国际设计体系”对未来的建设上?
设计师的中国“情”

·中国就是我们,我们就是中国


余平:
活动的主题是“世界语,中国情”,我想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一个口号也是有它现实的意义的,我理解的 “中国情”是不是我们现在正处于一种比较混乱迷茫的时候,所以这是一个警示,让我们清醒一下,考虑一下“中国”是什么概念?中国就是我们,我们就是中国,中国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之所以现在还提出这个概念,我想又有背后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现在有点怀疑是不是中国人。
我来自西安,我们西安最骄傲的地方是:完整的城墙,不是兵马俑。这个城墙在中国是唯一一个保持完整的城墙,所以我生活在这个城市并为此而感到骄傲。往后推,在中国每一座城都有城墙,每个县都有城墙,包括每个镇都有一个维和的墙,而现在只剩下西安一个了,那这些城墙到哪儿去了?不是地震,也不是日本炸掉了,而是曾经被中国人拆掉了。包括中国有那么多古老的、有历史价值的城墙,一些古村落都是被我们自己拆掉了,都被当地老百姓把它拆掉了。这个现象不是来自于外力而是来自自己,这是文化的一种自弃,像现在的周庄今天呈现了它的价值,这个价值是苏州在文化上的毁灭换来的东西,从某种意义讲也是这样得来的。

中国设计不应只是一句口号,把握与传承东方设计中的“精神”与“神经”,通过计细枝末节的深入与探索,将“中国情”真正融入我们的骨血。

·设计“精神”与“神经”


东方“精神”的探索

张灿:中国当下的很多设计,都希望能把东方文化贯穿进来。表象的东西很容易学到,或者去传承,但是精神的东西还需要不断的探索。比如余平老师的瓦库,他是从不断探索中得到的东西,通过材料去表明一个生命。

中国设计的“神经”
王开方:张灿说了很多中国设计的精神,我想说不同点,中国设计的“神经”。因为精神我们探讨比较多,而且它是潜在的,但是真正能够触动人的是一种“神经”,无论是你“神经”的神经,还是神经病的“神经”。我觉得应该有一种跳动,一种灵性,设计需要闪光点。

中国设计现状

设计记录中国一方面讲的作为设计师、作为整个参与者用他的设计来记录中国;另一方面也是要用他的设计改变中国,实际上是一个双向的概念。同时在这个记录过程中,也会去再定义我们中国的设计。设计师来自全国各地,案子包含各个层面的,有最基础的农村民居案,也有高端的设计,所涉及的案例层面已经清晰的反映出中国当下整个设计的状态。每个人对中国设计状态理解是不太一样,那么他们所感受到的中国当下的设计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



·新型“穷”设计

高志强:做设计不像贸易,我们很难到国外做设计,国外没有中国人的市场,更大的市场肯定在中国。我们这些年服务的更多是政府、机关、企业那些富有的人群,然而中国更大的构成是近9亿的农民,这块人群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方式没有人去关注,也没有人去关照。我去农村调研的时候发现农村的住宅全部是有钱了之后盖一两层,然后外面贴的全部是白瓷砖,他们的幸福指数一点都不高,但同时农村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富有起来,都有钱拿出几十万去做一个住房。跟业主沟通的时候,我们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第一就地取材,用了很多当地的做法,用一些土砖,比如说工人都是当地村民互助,你帮我,我帮你。在中国做事,你不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不了解中国文化这个事很难展开。

本土市场的特有属性,告诫中国设计师要重新审视传统设计形态的固有存在。商业“富”设计作为主流市场的需求如何更好的引导大众?9亿多农村群体,这一新型挑战,又该如何面对与关怀?

·固有“富”设计


刘卫军:设计一个过程的问题,最开始是由大到小,然后又由小到大的问题。我们今天谈到世界观,因为每个设计师的发展轨道都不一样,面向的课题也都不一样,每个人在做设计的时候最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轨道。“状态”对我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我们做的是比较商业的设计,跟市场连接度是非常密切的,所以我们的对美的看法会更大众化一些,可能会更引导性一些,还有挑衅,可能会有一种更挑逗性的一些,它是一个潮流的前端,我们的作品需要充满吸引力,在色彩上、形式上都是富有戏剧性的,这种戏剧性就是具有挑逗性的,能让你产生一种共鸣。
在做设计的时候,我们是由大到小,小由回大,就是这样一个循环过程,同时考虑“综合性”更强一些。我们处理的已经不是一个形体的问题,而是很多艺术性的问题,社会性的问题,所以一个好的状态才能包容得住各方面。我们的作品不是考虑一个颜色两个颜色的问题,我们要考虑很多颜色,把很多东西包容成一个和谐、统一的东西,这是一个很难的过程。建筑师从一个面、块、点里去考虑,我们不仅仅从面、点、线,还要从色彩、潮流、市场、社会的需求各方面去考虑,所以说大小、小大就是这样。


·持续的“绿色”设计


余平:现在的设计师在做设计,解决视觉的问题,触觉的问题,以及味觉的问题,这些方面之外还有一个叫第六感,就是肌肤能感受到的一种舒适,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任何地区,在国外或者在中国,或者在中国的某个乡村都可以去研究的问题。
我做瓦库系列,把一栋楼剥离,全部分死了,再用一个技术把它接合,这个我觉得是把简单事情复杂化,其实简单点打开窗户就可以。回到城市,有了钱都开着车到阳光灿烂、空气清新的地方去,实际上上帝投下来的阳光,送给你的空气乡村和城市是一样的,是因为我们自己把它搞乱了,搞乱了再跑出去。整个折腾都不是中国的精神,中国人应该是从本源上来解决,在我们的老庄哲学里都是用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所以我设计瓦库的第一个方法就是简单点,打开窗子,一切都围绕它,用瓦、用砖都无所谓,用什么东西都可以,但是它的意义就是把窗户打开,体系的就是说尽可能把自然界的东西引入进去,这就是我的想法。

中国设计正在逐步走入关注内心需求的阶段,再造生命,将“绿色”材料以最直接的方式引入城市设计中来;“人文”关怀,在设计中探索什么是幸福?体悟厚重的生命感。

·关怀的“人文”设计


吴滨:中国人住宅的状态,经过西方的洗礼后,当下设计师和一些有想法的中国人正在进一步探讨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我想把这个思想表达出来。大的体系可能当下还是西方的东西,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审美和生活态度。
什么是幸福?什么样的家是你真正需要的?我刚才看了余平老师的作品,我们的作品反差很大,但我很有共鸣。他的作品是追求阳光照进房间的角度,包括空气的对流、材质的生命,跟自然交融,这种材质对生命有一个对照。刚才展示的皇都别墅就是我自己的家,设计自己的家更能充分的思考问题,因为给别人做房做多了以后,商业化的考虑会很多。在设计自己家的时候考虑的跟余平老师所想的东西是一样的。不管是高级住宅,还是普通的民居,其实都是人对生命的感悟。大家对幸福感的理解不一样,但是很多东西是共通的。


·“快”节奏设计


李道德:中国新生代的设计师接触到的更多项目还是私人业主,而且在实际操作中,施工过程时间往往非常紧,预算上也相对紧张,所以设计方法如何去应对当下很现实的现状,施工的现状、各个环节配合的现状,这是我们所面临得最大的课题。当然,这个课题也给了我们年轻建筑师的机会,就是考虑西方的理念和技术如何跟中国当下环境,达到一个完美的契合。

感悟中国设计现状,不再停留于只做表面文章,设计追求深入与延续,如何把握过程与环节中,节奏的“快”与“慢”呢?

·“慢”节奏设计


张灿:设计主张和方向的精神探索是设计师一辈子的事,表象的事很容易通过媒介去感染或者学到、探索到,但是对于精神的探索才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设计做到一定程度,设计师不再去做“皮”的情况,更多还是在追求精神上的设计延续,这个可能是中国设计师们更应该去关注的情况。

中国设计体系的建立

中国当下设计状态还是相当多元,甚至有一点点混乱,因为从表述中有悲观,有乐观的,也有反思的。“世界语,中国情”也意味着我们面临一个很现实的状况,大家在谈设计的时候不说“中国”就觉得有一点点逆潮流了。
然而,放眼世界,我们现在既要考虑中国设计体系的建立,同时也要面对世界的新趋势,中国整个设计还是从西方体系开始的,到这个时候我们才开始反思,希望重建自己的体系,但又没有办法丢掉原有的那套西方知识体系,该如何应对?


·借鉴反思


余平:
我很少出国,出去以后也是像设计师一样带个相机,但是照了一张相就放弃了,外国人好的东西太多了,我想不是要把这些东西都记下来,搬回去,而是只要知道别的国家人在干什么。

西方人是自己走在前面,当然走前面探索的人难免会走一些弯路,他们现在也是在反思的时候,不是视觉上的问题,而是真正解决到人各个方面舒适性的问题。

是模仿跟风西方的设计体系?还是创新再造中国新设计体系?经过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全盘接受,通过逐步吸收与借鉴,中国设计得到了厚实的滋养,未来之路如何前进、开拓在目前既显得尤为重要。

·了解运用


李道德:
用国际化的语言做中国的项目,我不谈东对东方文化有多么大的感知,我从小是在中国长大的,在中央美院读完本科去国外留学,在我的血液里还是有一种东方的基因在流动,在设计之中也是自然而然把中国人常常思考问题的一种方式流露出来了。

吴滨:但是我们都是中国人,受到西方文化的洗礼,但现在在发展这个阶段对模仿西方已经有所消化,被冲击,然后大家又开始寻找自己是谁。


·融会贯通


王开方:
中国设计都与中国相关,都与市场相关。有时候我不愿意把自己当做中国设计师,应该视点在“设计师”上,你是一个世界设计师,只不过你是中国籍,你在中国做项目,你在为周围百姓做服务,甚至我们有时候不把自己当作一个设计师,我们只不过是以设计这种语言来表达我们的观念和态度,所以我们是在与设计说话。
如果对世界文化、对现在所流行的设计趋势比较敏感、敏锐,同时你热爱和了解这块土地,这片土壤的文化,那么你的东西自然而然就会抒发出东方的特色,有些老外做的中国情也很到位。所以,我觉得是跳出你的设计观点,以一种大把控的方式去创作的时候了,你自然就有世界语,自然就带着中国情,中国有时候精神并不是最主要的,因为精神是涵盖在作品最后的,而“神经”是可以触动每个人的第一视觉的。

高志强:中国的文化是需要悟的,西方的文化都是用逻辑、推演论证的,把这两个结合就是大师了。

 
材料的传统与创新

·材料的传统与创新


创新材料的应用

李道德:我们现在做的一些项目里确实用了像GRG,一些化工材料,或者高纤维材料等,我们的设计方法和最终成果体现了一种设计的复杂性和空间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其实是超出了传统的设计师能掌控的范围,它是通过计算机、新的科技技术,来实现的。这种新材料是必不可少的 。

创新应用传统材料
李道德:在有些项目里,你还能看到传统材料的应用,比如木材。我们在上海的一个项目也是用鹅卵石,但是其中运用了一种渐变的过程,这正是一种超现实的体现,体现了宇宙星云的状态。我觉得各种材料综合应用,这应该是一个最好的状态。

传统材料的生命进程
余平:设计最终要冲刺到一定高度,材料的应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材料应用得好设计才能达到你期望的高度。材料是有多种划分的,新材料、老材料、进口的、国产的。同时,通过几年实践,我又在材料中找到新的归类,有生命属性的材料和没有生命属性的材料。建筑的五材:木头、石头、瓦、砖、铁,这些传统建筑材料都是自然而成的、可以呼吸的材料,包括水泥、棉花的棉制品、涂料,而这些东西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可以死亡的,一个木头是一棵树死了之后是一个木头,这个木头又会随着岁月的风化损坏,最后死亡。依此类推,这些石头、砖、瓦、铁,包括铁也是这样的,它本身是一个石材,最后我们把它提炼为铁,最后在风和雨水中氧化、剥落,从粗变细这样一个演化的过程。

中国文化的博大与包容,是中国设计迸发的力量,传统材料的殷实根基奠定了现代材料的厚积薄发,而现代材料的崛起反过来又影响着传统材料的固有存在。最终,我们期许着一个“和谐共生”的境界。

·材料的“生与死”


余平:死亡才决定有生,死和生的关系是辩证的,生和死演化的过程是最精彩的过程。我们把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段根据需要提取出来,然后再把它组合在一起,这样就分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材料。比如说PVC、不锈钢这些东西,把它埋到地下挖出来,还是一样的,不会变的。我觉得现在的设计,就是用这种不具有生命属性的材料所占的比例太大了,比如说城市,里面空间很大,但是精神属性很小。比如我们看欧洲几百年前盖的房子,它的生命和历程真正让人有一种痴迷的感觉,在这里面找出规律,再总结,我们完全有可能、有能力坐在自己家朝着这个方向走,中国就是我们,我们就是中国,就是这样。

 

·关于材料的其他


材料多元性
吴滨:设计一定是多元的,不可能只有一种,也不可能只有一家的思想,这可能也是当下中国的设计。虽然我们都是中国人,但是每个个体的差异性是非常大的,比如张灿老师和余平研究对生命的研究很深,王开方先生因为他的作品上了宇宙所以散发得比较开,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站在自己的角度,你的生命经历、设计经历会给你带来当下你自己的思想或者你的想法的不同。

设计大跨界
王开方:我为什么会跨界?因为有的时候会觉得传统设计方式不足以表达我的观点,所以才会去涉及一些像产品,古灰盒、筷子之类;也会涉及一些艺术,包括晶砖。我们并不是为了跨界而跨界,其实有些室内也用到雕塑空间,因为这些语言可能更适合于空间表达。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高志强:有一个禅师说过小孩不懂去问你的爸爸,一个民族遇到问题去问你的祖先,所以设计师得多研究研究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真的很辉煌,而且那里面的内涵和精神的成份太大了,我觉得就是两句话“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设计记录中国2012

东管头回迁房样板间-王开方

花好月圆曲-刘卫军

皇都花园别墅-吴滨

瓦库7号-余平

A Promise Shared展览空间-李道德

成都当代美术馆-张灿

河北白洋淀民居改造-高志强
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 特别策划
Copyright@2002-2012China-design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2002-2012 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
电话:010-58691861 传真:010-58694180

京ICP证070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