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式”有两种是最基本的,即陶立克式和爱奥尼亚式。还有第三种,叫科林斯式,它是后来从爱奥尼亚式发展而来的,前两种柱式得名于海伦人的主要部落的名称,这并非确切的依据,只不过是传说而已。
在这些柱式中,对后来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当推陶立克柱式。
陶立克式所确定的型式,至今人们还可以从留存下来的神庙中欣赏到。它包括一个基础,即四周有着三个阶梯的无柱底基,基础的最上面一层阶梯称为柱座。在陶立克柱式中,圆柱从来没有柱基,因为圆柱是直接放在基础表面上的,这样,柱座把基础和支撑物连接在一起。柱身,即圆柱的主体部分,其上端盖有一个柱顶,它使柱身和屋顶连接起来。柱身可以是独块巨石——即由一整石料构成,也可以由一系列的鼓形石料一个接一个的坐起来,柱身和柱顶一起构成了陶立克柱式的特色。
一般说来,所有希腊建筑物圆柱身表面都是不光滑的,有着紧密的凸棱的,从上到下都刻有连续的沟槽。沟槽数目的变化在16条到24条之间,依建筑的时代和具体的建筑物而定。例如,公元前5世纪的建筑物一般是20条沟槽。从上面看其截面,就像在一幅建筑平面图上那样,沟槽呈椭圆形,每个沟槽的轮廓都与相邻沟槽相交而形成一个尖角,柱身本身典型地表现出希腊人的精细,柱身从下到上到其总高度的约三分之一处,粗细是不变的,然后就向柱顶方向逐渐变细,这种比例造成一种直径向着柱基增大的错觉,从而使圆柱具有一种独特的“大肚皮”的外貌,好像是被屋顶的重量压成的,希腊语中把这种效果叫做“凸肚状”,意即肚形曲线。在陶立克柱式中,柱顶的作用由下述三部分结合起来承担,即:一个像柱身一样刻有凹槽的小柱环,但它与柱身之间被浅浅的切口所分开;一个钟形图饰,它是一种支承物;还有一个扁平立方体,即顶板。
陶立克式是三者中最早产生的,没有柱础,柱高约为底部直径的6倍,柱头(柱子和檐部结合的地方)是一个简单的圆盘,粗壮而简朴,通常被认为象征男性。爱奥尼亚式出现得稍晚,柱础是三层或多层圆盘,高径比约为10,柱头呈波浪状,优雅,具有女性的魅力。科林斯式出现得最晚,和爱奥尼亚式相近,但更细长,高径比约为12,柱头为花篮形,被认为象征着清秀的少女。